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中有一句话:“如今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,这句话通常用来形容当权者掌握生死大权,而自己处于被支配的弱势地位。如今,加沙地区的民众和哈马斯正面临这样的困境。尽管加沙停火协议在埃及举行的和平峰会上签署,但实际上,只要以色列存在,哈马斯的使命就不会改变;只要内塔尼亚胡不放弃权力,中东地区的动荡就难以平息。
为什么这些大国不参加和平峰会?
10月13日,在埃及举行了一场重要的中东和平峰会,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与。包括联合国秘书长、日本和印度等国家的代表都出席了。然而,令人注意的是,中国、俄罗斯、以色列和伊朗等关键国家并未参加。
展开剩余67%其中,中国和俄罗斯的缺席引发了外界关注。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暗示,中国最近加强稀土管制措施,可能是在“掩盖加沙和平”的努力。显然,美国并不希望中国介入中东和平进程,担心中国可能会抢走特朗普的风头。至于俄罗斯,未参加的原因可能也与此有关。
另外,以色列的缺席则有些微妙。内塔尼亚胡最初表示会出席,但在峰会召开前,他以宗教假期为由拒绝了参与。毕竟,大多数参会国家并未与以色列建交,且对以色列的行为颇有不满,如果内塔尼亚胡亲自到场,可能会显得非常尴尬。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还明确警告,如果内塔尼亚胡参会,他的专机将立即返回安卡拉。
至于伊朗,他们的外交部发言人表示,经过充分评估后,决定不参与此次峰会,因为协议中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,这显然会削弱伊朗在“抵抗弧”中的战略地位。
加沙地区的和平,依然遥不可及
即便和平协议签署了,加沙地区的真正和平依然遥远。从10月14日的报道来看,特朗普已经向哈马斯传达了必须解除武装的要求,否则他们将面临强制缴械。哈马斯虽然同意了这一要求,但并没有明确承诺解除武装。这意味着,尽管协议表面上已经达成,实质上的和平依然悬而未决。
以色列政府的态度也显示出和平的难度。10月14日,以色列表示,除了用于人道主义的燃料和天然气外,其他物资不得进入加沙地带。而且,他们还决定将进入加沙的援助物资卡车数量减少一半。从这些举措来看,以色列显然并不真正看重这次和平协议,因为对内塔尼亚胡而言,在中东制造混乱反而能确保他自己的政治安全。
有网友曾说过:“只要以色列还存在,哈马斯的使命就还存在。”这句话很有道理,因为加沙的真正和平不是靠他人施舍的协议,而是需要各方的努力去争取。在中东,强权仍然主导着一切,而和平的道路依旧漫长且艰难。
发布于:天津市成都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